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聚焦乡村振兴话题——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2021-03-31  北山基地管理办公室    访问量:

3月29日,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在长沙举行2021年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会上,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唐道明,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益平,省委农办秘书处处长罗亚明等,就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分类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问: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益平:湖南是精准扶贫首倡地。历经8年奋战,全省5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92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767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殊为不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更加艰巨。省委一号文件对此进行了重点部署,要求具体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稳帮扶、稳就业、稳产业为重点,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稳帮扶,就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持续跟踪脱贫人口收支变动、“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状况,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响应、动态清零;扎实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稳就业,就是加大劳务输出组织力度,继续办好扶贫车间,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范围,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多渠道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稳产业,就是推动扶贫产业融入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布局,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脱贫户稳定增收。

二是以工作衔接、政策衔接、机构队伍衔接为重点,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好。以实施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统揽脱贫地区各项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带动建设项目和具体工作举措统筹部署推进,分类施策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工作。在5年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逐步过渡到乡村振兴上来。机构队伍衔接,就是有序做好乡村振兴机构和队伍建设。

三是分类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1个示范市、14个示范县、若干重点县和一批省级示范点,推进湘赣边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在韶山至井冈山“两山”铁路沿线等打造一批乡村振兴样板村,在大湘西片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地区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示范。

2.集中连片抛荒超3亩即不评粮食生产先进县

问:湖南作为粮食主产区,今年在稳定粮食生产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省委农办秘书处处长罗亚明:湖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十三五”时期,全省粮食总产一直稳定在600亿斤左右,用全国3.1%的耕地养活了占全国4.9%的人口,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特别是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自然灾害等严峻挑战,全省落实粮食面积7132万亩、产量603亿斤,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今年,我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继续扛稳主粮大省的责任担当。

一是党政同责抓落实。认真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和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省委、省政府把粮食生产纳入对市县绩效考核和督查激励事项,增加粮食“两稳”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的权重,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作用。2月19日,我省已将今年粮食生产任务、早稻面积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市州、县市区,压实市县党委、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属地责任。

二是政策扶持稳面积。省财政对粮食生产资金支持比去年只增不减,并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今年还将继续开展粮食生产先进市县、产粮大户评比表彰,调动农民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确保粮食面积只增不减。同时,抓好180万亩稻油轮作试点项目,扩大油菜种植面积。

三是保护耕地提产能。严守耕地红线,切实遏制耕地抛荒,对集中连片抛荒3亩以上的县市区,取消粮食生产先进县评选资格。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460万亩;加强机耕道修建,推进“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四是组织服务增效益。参照去年的做法,省农业农村厅抽调专家和技术人员共190人,组成74个早稻生产调研指导组,从3月10日起,深入基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驻点调研指导服务。大力推进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加大对集中育秧、机插机抛、统防统治、烘干等关键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其中,新(改)建标准化规模化早稻集中育秧中心200个以上,带动发展早稻集中育秧1000万亩以上。

3.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

问: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对乡村建设行动进行部署,今后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乡村更美丽、乡亲们生活更美好?

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唐道明:这些年通过大力推进脱贫攻坚,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面貌变化很大。但是,农村基础设施很多只是到了行政村,村以下到户还有很多短板弱项,亟待加快补齐。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对此作出专题部署,推动让农民享受到与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一是加快编制村庄规划。今年基本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尽快实现规划全覆盖。

二是加快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把解决农民“急难愁盼”问题纳入省委、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水电路气房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

三是加快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今年改(新)建100万个农村户厕和1000座农村公厕,从实际出发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整体提升村容村貌,创建300个以上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省级特色精品乡村。

四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让城乡要素和公共资源在县域内自由流动。将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五是加快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就业服务等公共资源在县域内优化配置、整体提升,更好地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打造种业和农机两个高地

问: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推进种业创新和打造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这些方面有哪些考虑和安排?

省委农办秘书处处长罗亚明:“三高四新”战略与“三农”工作息息相关。湖南是种业大省,年产杂交稻种8000万公斤,占全国的1/3,辣椒、畜禽供种量和柑橘、油菜、中药材等种业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还有以袁隆平院士等为代表的种业专家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湖南也是农机产业大省,全省148家农机制造规模以上企业主营收入占全国1/10,全省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6550万千瓦,居全国第5位。综合来看,我省具备打造种业和农机两个高地的基础和条件。

种业创新方面,积极构建“一体两翼多元”现代种业发展新格局,“一体”即打造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两翼”即打造国内良种繁育基地、海外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基地,“多元”即打造杂交水稻核心种业基地、优质生猪种源保护基地、柑橘类品改基地、特色水产种业基地等。

智慧智能农机产业方面,着力打造农机“一中心两集群三标杆”,即在长沙市建设以中联智能农机为引领的农机装备创新研发中心,在汉寿县和双峰县分别打造智慧智能农机整机制造和农机零部件配套生产两个集群,打造“湘字号”农机标杆企业、标杆产品、标杆品牌。

我省力争与农业农村部围绕粮食生产和农业现代化开展部省共建,重点推进种业创新和智慧智能农机产业“两个高地”建设。整合相关科研力量,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以智慧智能为重点,着力突破农机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发挥湖南种业、农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有的市场优势,以隆平高科、袁氏种业、中联重科等重点龙头企业为主体,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

5.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问:今年以及“十四五”时期,我省农村改革将聚焦哪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益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仍然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点是抓好“三块地”的改革。承包地方面,重点推动农村承包地确权成果运用,继续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试点。宅基地方面,主要是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方面,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过程中,必须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这三条底线。

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点是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搭建全省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和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力争到2022年基本消除空壳村、薄弱村。目前,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正在联合制订《关于加快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同时,统筹推进农业综合改革,继续抓好益阳市现代农业发展与改革试验。

三是建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在加强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方面出台了含金量很高的政策举措。如逐年提高土地出让收入支持乡村振兴的比例,其中2021年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占比达到30%,且计提数不低于土地出让收入的4%。此外,还在发行政府债券、金融、信贷、保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入到农业农村。




(编辑:邹甜)